客服中心

宣战东南亚!索罗斯做空泰铢“金融飓风席卷东南亚”

金者

· 1620次阅读 · 2020-09-17

一、狙击前东南亚的经济格局  

90年代前期,当西方发达国家在衰退中苦苦煎熬,西方文明的陨落似乎就在眼前闪现之时,东南亚经济增长却势如破竹,令世界为之惊叹。  

90年代中期,东南亚国家不约而同地开始了一场大跃进,加快金融自由化步伐,以求驱动经济新一轮的快速增长,并向当然地认为世界权力的重心将向这个地区转移。  

然而,东南亚人却忽视了这样一个最基本的事实,即:东南亚过去几十年推动经济发展的主要驱动力是外延投入的增加,而非单位投入产出的增长即内涵增长,因而在如此局限的增长模式基础上竞相放宽金融管制,与世界顶尖金融强手争吃大金融市场的蛋糕,无疑是隐患重重,极易被外力击破。  

索罗斯是一个有着深刻洞察力的哲学思考者,也是一个对机会的敏感性极强的金融投机家,东南亚出现了如此巨大的一个金融漏洞,自然逃不过他的掌心。他一直在等待着最后的机会。  

索罗斯认为,东南亚国家劳动力素质低下、贸易收支恶化、通货膨胀上扬,正面临经济过热的危险;而一方面,这些国家又因超额生产能力、企业债台高筑以及缺乏高等教育和技术劳工等,将遭遇“成长性的衰退”。由于经济快速成长,东南亚企业普遍高估房地产供给、制造业的产能和公司人员规模,因此造成了“乐观的错误”推波助澜,火上浇油。  

二、狙击枪的经济要素  

(1) 基础设施投资不足。当时85%的印尼人没有卫生设备;曼谷交通堵塞现象十分严重,一个普通曼谷居民每年要在路上浪费44天时间。东南亚人口约5亿,其中1/3生活在城市地区,每年还有2000万人口加入此行列。只有尽快对基础设施建设进行充分投资才能应付这种人口流动问题。而从1996年算起,东亚仅在其后10年就需要对基础设施投资1.2万亿美元。但政府没有钱。  

(2) 出口产品结构单一。这种单一产品的出口将很难应付国际市场的变化。  

(3) 人才技术短缺。技术更新和在教育培训等方面的投入比较少,结果是熟练工人和技术工人短缺,劳动工资成本上升。由于技术工人短缺,泰国工程师平均每三月换一次工作,而每次换工作都能得到10%的加薪。  

(4) 房地产泡沫。索罗斯在危机之前曾说,房地产的问题常常被投资者忽略,但是在所有行业中,他是最容易产生泡沫的一个,而对于股市来说,这种泡沫还需要建立联系暨以银行为中介。以泰国为例,泰国对外国资本开放国内市场后,由于实行泰铢兑美元的联系汇率和高利率政策,的确吸引了大量外国资金。但是大量的外资流入后政府没有及时对外资的投向进行适当的引导,在加上泰国真正有较高投资收益的投资场所也不多,结果是大量外资一开始就投向房地产市场。许多金融就够见有利可图,就向房地产大量房贷款。结果导致房地产市场过热,房地产价格一涨再涨。房地产商人为抬高了房地产价格,并以此为抵押继续大量借外债,这样周而复始,加大了国民经济中的泡沫成分。一旦经济基本条件发生变化,房地产市场供大于求的状况将会原形毕露,房价急剧下跌,房地产商资不抵债,造成银行呆账坏账增加。  

(5) 上述情况在东南亚具有普遍性,只是程度不同。  

(6) 另外,虽然印尼与菲律宾利率比泰国高,但印尼汇率经常受到政府人为操控,不宜投机,而菲律宾也对外汇市场有较多管制,同样不便放开手脚。相比之下,泰国在东南亚各国金融市场开放程度最高,由于泰国经济存在虚假繁荣景气,低迷的房地产市场正在拖垮金融业,因此泰铢币值实际上也就最不稳定,最易攻破。  

(7) 因此,对宏观经济体制的详细考察是任何投资的第一步,也是最具有决定性的一步。在宏观层面上,泰国已经成为建立在沙滩上的堡垒,这个国家正在玩火自焚。  

(8) 泰国银行每天经手的海外套利资金高达20-30亿美元。亚洲货币远期外汇市场每日交易量总值达60亿美元,其中泰铢成交量增长最快。  

(9) 打破泰铢堡垒后,就能够彻底扫荡东南亚了,这也是索罗斯投机惯用的手法-先攻击弱者。  

三、【战役打响了】  

1997年2月,索罗斯悄悄地向东南亚诸国宣战了。 

  第一招,利用泰国政局不稳定,开始大量抛售泰铢,使得泰国国内银行发生挤兑。  

1997年3月3日,泰国央行宣布国内9家财务公司和1家住房贷款公司流动资金不足。索罗斯下令抛售泰国银行和财务公司的股票,而储户在泰国所有财务及证券公司大量提款。为了捍卫泰铢地位,泰国政府抛售20亿美元进行干预,风波暂时得到平息。  

第二招,穷追猛打。此后以索罗斯为首的手持大量东南亚货币的对冲基金联手一致大举抛售泰铢,泰铢再次难以抵挡。与5月份泰国政府被迫动用50亿美元进行干预。泰国政府第一步是联合新加坡和香港金融当局,动用120亿美元吸纳泰铢;第二步效法印尼在1994年的战略战术,用行政命令严禁本地银行拆借泰铢给索罗斯;第三步,调高利率,隔夜拆借利息由原来的10厘,升至1000至1500厘。由于银根抽紧利息成本大增,索罗斯在损失3亿美元后,鸣金收兵,暂时观望。  

第三招,索罗斯毕竟是索罗斯,凭其多年的经验认为泰国央行的所有招数基本用尽了,并没有使自己陷入绝境,所受损失相对而言也只是比较轻微。从某种角度看,索罗斯认为自己已经赢得了这场战争。据后来索罗斯的助手解释道:“索罗斯在建立大的头寸之前,总是先做一下试验,找找市场感觉”。索罗斯知道泰国央行实力不济,索罗斯还要三战东南亚。  

第四招,总攻。1997年6月19日,泰国政权经济班子的核心人物主管经济事务的副总理辞职。索罗斯再次对泰铢发起总攻。  

索罗斯下令对冲基金出售美国国债以便筹集资金,并于6月下旬向泰铢发起进攻。  

泰铢狂跌至1美元兑换28泰铢的新低,股市创下8年来的新低,对此泰国央行抛出50亿美元进行干预,但杯水车薪,跌势不止。只有区区300亿美元外汇储备的泰国央行历经短暂战斗后便弹尽粮绝。  

1997年7月2日,泰国政府无奈的宣布,取消多年的泰铢与美元的挂钩的钉住汇率制,实行浮动汇率制。  

那一年8月底,索罗斯增长率达到了70%。  

然而,在击破泰铢后,索罗斯认为泰铢贬值后,其他货币也会随之崩溃,因此下令继续扩大战果,全军席卷整个东南亚。  

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尤其是不成熟的一体化,而这为羊群效应提供了丰富的土壤。  

一旦触发了市场的跟风行为——也就是羊群效应——那么几乎没有任何力量可以阻止事件的加速。  

发兵于泰国,继而横扫马来西亚、印尼、菲律宾和香港等地,在肆虐数月后,风暴不但没有停止,反而登陆了韩国、威胁日本并波及到欧洲和美国。  

【菲律宾】  

1997年7月2日,泰国央行宣布泰铢实行自由浮动,当天泰铢大幅度下跌20%,一夜之间失去了1/5的国际购买力。  

随后,索罗斯认为菲律宾比索的对外实际价值从1994年以来上升了25%,与此相反,菲律宾的通货膨胀率最高时达到了12%,这与比索的价值相违背。于是,对菲律宾发起攻击。  

1997年7月2日至10日的不到10天里,菲律宾央行为干预外汇市场动用了16亿美元,外汇储备亮起了红灯——只剩下96亿美元,不够维持3个月的正常进口额,到了最低警戒线。  

7月11日,在索罗斯猛烈进攻下,外汇市场开市不久,比索对美元贬值10.36%,为3年半最低点。下午开始菲律宾央行宣布放弃固定汇率制,比索贬值6%,利率一夜间上升25%。菲律宾成为货币自由浮动的第二个东南亚国家。  

【马来西亚】  

1997年的5月中旬以来,马来西亚央行为支持林吉特的汇价已经抛出了20亿美元的外汇储备干预市场,极力使其汇率稳定在1美元兑换2.5250美元的水平。马华公会、华人联合总会、中华工商业总会、沙巴6家上市公司进入吉隆坡证券交易所与索罗斯展开激烈激战。  

10月22日,林吉特兑换美元3.4250,股市下跌3.83%。  

10月27日,马来西亚股市和汇市继续下跌,林吉特跌到3.4600兑换1美元的最低价。 

 【印尼】  

为了避免重蹈泰国的覆辙,印尼在7月11日把印尼盾波动范围从8%扩大到12%,就像人们常说的,如果有人要将你打倒,你可以自己先坐下,免受皮肉之苦。但索罗斯等联合对冲基金没有收手,印尼盾一冲到底。几天后,印尼宣布实行浮动汇率政策。

【免责声明】 自媒体用户发布在亚太财经网评论发表的所有信息、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策投资行为并承担全部风险。任何用户私加自媒体用户发布的联系方式由此带来的损失都由用户自行承担。
登录发布

登录可以发布您的资讯
没有账号,请点击注册

Copyright 2024-2040 yzforex.com
上海炯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沪ICP备18016373号-1
申请订阅
关于我们 信息合作 法律声明 加入我们 征稿启事 联系我们 风险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