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中心

全民美容时代,DJM到底有啥「黑科技」?

金者

· 1327次阅读 · 2021-01-07
“科技美容”给求美者带来了解决之法。其中,非手术的光电美容则因为创伤小、恢复快、风险相对较低已经日渐成为行业大热点。2002年,美国FDA批准了射频可应用于治疗面部皱纹。经过多年发展,光电美容已然占据了皮肤美容的大半壁江山。近年大火的“热玛吉”、“光子嫩肤”、“超声刀”等都是个中翘楚。

光电美容历史源远流长,但它在国内的早期发展并不顺畅。“原价五六万的设备,厂商卖给我十几万,算上关税、物流、营销等各项成本,我们必须卖到70-80万才挣到点钱,这种被老外‘掐着脖子’的感觉实在难受,自主研发才能解决(这些问题)。”金秋冰,这位亲身经历了行业发展的中国“射频第一人”痛定思痛,从此开始死磕研发。

2006年,公司自主研发生产的大光电设备陆续投入市场。此后十年,技术与产品几经迭代,相继推出了“腹龄”、"小心眼"、“小桃花”等多个自研品牌。2016年为了深度学习德国工业4.0的先进理念与管理模式,金秋冰先生远赴德国组建了研发队伍并收购当地工厂,正式创立了德国工业4.0品牌DJM,专注于皮肤管理与身体康复领域。

现在,DJM已经拥有了200余人的研发团队,储备了300多项专利,在专业领域建立了强大的技术优势,在美容及康复领域建立了强大的品牌影响力。

2B到2C:“医疗标准+美学+研发”突围市场

其实在成立之初,DJM将自己定位于一家面向专业机构的toB型企业,并陆续推出了Hebe靶点定向射频、Doris负离子和正离子注入仪器、SONO超声波处理设备、冷冻电冲击波、智能皮肤检测仪等多款产品,其中有8台设备取得了二类医疗器械证,并已广泛应用于各大医院、保健院等。

虽然在技术上迈出了一大步,但金秋冰认为还不够,这个行业在中国有一个很大的毛病,“如果是面向美容院,大部分老板们并不在乎设备质量,只要能帮他赚到钱,设备质量好坏不是太重要,我们也得不到认可。”

渐渐地,DJM开始将B端业务迁移至欧洲,而在本土,准备重点发力C端市场。金秋冰想,如果直接面向消费者,兼具科技和美学的产品可能会更受认可,这个行业也到了要革新的时候,要针对被国外“卡”脖子的健康生活产品领域展开大规模平替,“就像华为、OPPO逐步取代苹果、三星手机一样”。    

以美容仪为例来看,智研咨询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美容仪市场规模为66.2亿元,产量为679.4万台,同比增长21.82%。但较为尴尬的是,在66.2亿元的大蛋糕中,中国本土美容仪品牌的市场规模仅占到22.47%。

究其原因,一方面,美容仪作为一个典型的舶来品,日本、欧美等外资品牌具备先发优势;另一方面,本土品牌在中低端市场更活跃,产品售价基本在500元以下,质量良莠不齐。曾有业内人士透露,国内美容仪元器件的供应链已经比较成熟,对于技术构造比较复杂的仪器,国内厂商可以快速完成拆机、复制和组装生产,行业门槛比较低。

在这样的外部条件下,尤其是在监管缺位、行业乱象丛生甚至于被“污名化”的当下,DJM这类新锐品牌何以突围呢?金秋冰指出,DJM定位中高端,本身是用做医疗的思维来做美容行业,即使国内没有明确的审批标准,也会按照二类器械证的标准开展临床实验,确保疗效;基于人体工学兼顾产品使用的舒适感;注重设计上的美感,“颜值”取胜。



更重要的是,在一些知名品牌近几年的集中“轰炸”下,大众关于新一代消费升级小家电的早期市场教育已完成,加上对应的市场规模也足够大,现在也到了DJM入场C端市场的最佳时机。

不过,金秋冰也坦言,对于一向以B端业务见长的DJM来说,C端市场相对陌生,但有好的研发基础和产品就不愁“没市场”;接下来,公司也会集中优化供应链,进一步压缩成本,以及借助专业团队的力量大举布局电商,实现规模化发展。

研发为王:发力物联网和AI

而上述产品矩阵快速成形背后也是团队“不计成本”的研发投入。

作为一个发明狂热爱好者,金秋冰表示,公司每年会拿出全年营业额10%的资金投入研发,研发团队超过百人,确保产品能不断迭代达到最优,“同类企业可能3% -5%都不到”。以公司即将推向市场的对标戴森的新一代DJM吹风机为例,据公司研发负责人透露,“从立项到现在至少更新了100个版本”。

在横向拓展之余,DJM也在进行诸多的创新尝试,重点发力物联网和AI。



物联网的意义何在?金秋冰指出,物联网的核心在于获取精细化的数据,确保设备的一切干预或治疗行为可询证、可追溯且精准。

举例来说,目前导致医美行业乱象的除了有设备不合规外,更有操作人员资质不达标或操作不规范的问题。基于物联网,DJM可以做到对终端操作人员的监管,确保仪器的使用者具备相关资质,该功能目前也受到了专业机构的青睐。“我们公司研发的耗材上有二维码,员工也有对应的二维码,同时拥有这‘两把钥匙’才能启动并使用仪器,从而做到精准的管控。”

长期来看,个性化、有针对性的美容方案,也依赖于对人体数据的精准获取,物联网在其中必不可少。“比如什么样的方式可以让皮肤变白、收紧?什么方式让皮肤变得更滋润、更饱满、更水润?那么通过这些数据搜集可以让我们对自身的判断更准确,适合贴胶原面膜还是补水面膜?做射频还是做超声刀还是做皮秒?就一目了然了。”

有了数据更需要精准的分析,人力显然很难应对如此海量的数据。为此,DJM顺势组建了AI团队,与物联网团队密切配合,进行相关应用的开发。据悉,基于DJM智能分析仪积累的海量脱敏人脸数据,并针对一些皮肤病做建模,已训练出一些高精度的检测算法,可直接“赋能”终端的皮肤检测。

更重要的是,相较于医疗影像,皮肤图像对于皮肤病诊断的容错率也要高很多,其AI检测应用也会具备较高的商业化价值。如今,AI已载入DJM的Metis和猫咪皮肤检测仪中,AI能检测斑点种类、皱纹条数、毛孔大小等,模拟未来皮肤发展趋势,即时体验前后同脸对比,用效果说话。



不过金秋冰也指出,目前这些也只是DJM创新路上的“冰山一角”。作为华为、苹果、大疆等创新企业的忠实拥趸,金秋冰也将自己定位成创新者和财富的创造者,围绕24小时健康生活场景,DJM未来仍会在这一系列新品类开发上一直向前。
【免责声明】 自媒体用户发布在亚太财经网评论发表的所有信息、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策投资行为并承担全部风险。任何用户私加自媒体用户发布的联系方式由此带来的损失都由用户自行承担。
登录发布

登录可以发布您的资讯
没有账号,请点击注册

Copyright 2024-2040 yzforex.com
上海炯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沪ICP备18016373号-1
申请订阅
关于我们 信息合作 法律声明 加入我们 征稿启事 联系我们 风险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