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中心

互联网、物联网之后,车联网能否成为下一个风口

金者

· 2731次阅读 · 2021-03-01

近期,有关“造车”的消息似乎一下子就多了起来:先是百度与吉利联合成立百度汽车公司,后又传出小米也将进军汽车领域,2月底,又有消息称华为有计划推出自有品牌电动汽车。一时间,智能汽车的赛道突然热闹起来。

百度联合吉利组建智能汽车公司

1月11日,百度作为全球领先的人工智能平台型公司,宣布正式组建一家智能汽车公司,以整车制造商的身份进军汽车行业,吉利控股集团将成为新公司的战略合作伙伴。

据智家头条了解,新组建的百度汽车公司将面向乘用车市场,让用户购买到更极致的智能电动汽车。

百度汽车公司将着眼于智能汽车的设计研发、生产制造、销售服务全产业链,传承百度强大的人工智能、互联网科技基因,利用百度Apollo领先的自动驾驶能力,发挥在汽车智能化领域长达8年的经验优势,重塑智能汽车产品形态,成为智能出行时代的变革者。

此外,百度汽车公司独立于母公司体系,保持自主运营;同时百度将人工智能、Apollo自动驾驶、小度车载、百度地图等核心技术全面赋能汽车公司,支持其快速成长。

因此,百度造车,并不令人意外。

小米造车?回应:未立项

2月19日,晚点LatePost报道发布称:“从多个信息源获悉,小米已确定造车,并视其为战略级决策,不过具体形式和路径还未确定,或许仍有变数。一位知情人士称,小米造车或将由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亲自带队。”

消息一出,瞬间登上热搜。

但随机小米澄清表示:“等等看看,暂时没有”。

2月21日,小米集团又正式发布公告称,注意到近日若干媒体有关本集团拟进入电动汽车制造行业的报导。本集团一直关注电动汽车生态的发展,并就相关行业态势进行持续评估及研究。本集团就电动汽车制造业务的研究还没有到正式立项阶段。

“还没有到正式立项阶段”一句话则显得意味深长,既没有否认造车的意向,也没有承认造车的动向。不过对于雷军来说,相关领域已经提前布局是不争的事实。

据创新和知识产权SAAS服务商智慧芽数据显示,目前小米汽车相关专利中发明专利超过96%,领域集中在无线通信网络、电数字数据处理、数字信息传输、图像通信、交通控制系统、距离测量、导航等领域,汽车的零配件专利占比较低。

据悉,小米在汽车领域的布局早于2013年便已启动,并在2015年左右开始国际专利布局,2015年到2019年的申请量分别是187、186、113、82和70件,2020年预测(部分专利未公开)申请量约为134件。智慧芽数据分析认为未来几年小米在汽车领域的专利预计申请量分别为2021年141件,2022年113件,趋势并未减弱。

实际上,雷军和小米已与多家车企展开了不同形式的合作。

在2015年和2016年,雷军旗下顺为资本先后投资了蔚来汽车和小鹏汽车,小米生态链企业中也有睿米科技、车米科技等与车相关的企业。

2020年12月11日,小米集团与比亚迪共同创立联合实验室,搭建技术开发平台;小米手机中内置比亚迪与小鹏汽车车钥匙,支持蔚来汽车的智能控制等功能;2018年小米与一汽轿车签署战略协议,联手打造智能汽车新体验。

华为:帮助车企造好车

小米造车风波还未过去,华为造车的消息又传来。

2月26日,路透社报道称,华为计划推出自有品牌电动汽车,正和长安汽车、北汽蓝谷协商代工制造。

这一消息发布不到十五分钟,华为方面迅速作出回应,表示公司策略不变——华为不造车,聚焦ICT技术,做智能汽车增量部件供应商,帮助车企造好车。

实际上,华为早在 2020 年 11 月 25 日就以官方文件形式向大众表明不会造车。甚至当时任正非也对此表态称:“以后谁再建言造车,干扰公司,可调离岗位,另外寻找岗位。”

不过尽管“不造车”,但从2013年至2019年,华为从车联网、通信、以及自动驾驶三个方向出发所一步步推进完善,产品形态包括硬件模组、芯片、软件、解决方案等,相继在车联网、自动驾驶和 5G 通讯等汽车智能方面进行了相应的准备。

可谓从硬件到软件到一体化解决方案,从平台到核心系统、核心技术的掌握、以及其最擅长的通信 5G 全部均有涉猎

事实上,华为近年曾多次联合车企推出了HMS for Car云服务解决方案,基于华为终端云服务丰富的应用生态,可根据实时网络以快应用的形式为车机提供高品质的交互体验,包含车载应用市场、华为智慧助手等功能。

还能结合华为1+8+N全场景智慧生活战略,实现手机、手表、音箱、智慧屏、智能家居等设备与车机数据的互联互通,打造全场景智慧出行体验。

虽然华为造车的故事再次翻篇,但未来如何,谁又知道呢?毕竟华为以前也说不造传统电视的,结果随后就发布了智慧屏。

智能汽车会是下一个风口吗?

智家头条认为,这是必然的。

2020年全年,中国车市整体销量下滑2%,而新能源汽车完成136.7万辆销量,同比增长10.9%,车市占比约为5.4%。根据国务院印发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年~2035年)》文件要求,新能源汽车销量将在2025年达到汽车销售总量的20%,接近目前的4倍,想象空间巨大。

科技巨头纷纷投身造车领域,不仅是对新能源汽车市场潜力的看好,更是在争夺5G时代下一个超级流量的入口。

众所周知,汽车正向着“新四化”(电动化、智能化、网联化、共享化)发展,汽车工业正面临着百年一遇的大变革。能源结构的转变,让造车可以绕过发动机三大件的传统技术壁垒,门槛大大降低。

汽车智能化、软件定义汽车,几乎是整个行业的共识科技互联网巨头在软件、算力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无疑更希望在充满机会的智能汽车领域分得一杯羹。

除了百度、小米,华为,苹果汽车更是传闻多年,最近有消息称苹果正与现代起亚讨论代工事宜。而去年11月,阿里巴巴与上汽集团签约,推出“智己汽车”。

不难看出,从苹果到BAT、小米、华为,科技巨头对于改善智能汽车的体验始终没有停止就足以说明这一点。

智家头条认为,互联网让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物联网带来了智慧城市、智慧社区和智慧家庭,改变了人们的居住环境,也带来更人性化、数字化的社会特性。车联网(广义上也属于物联网)或者说智能汽车、智慧出行毫无疑问将升级现有出行及驾驶体验,改变人们的出行方式。

从这里我们就不难看出,为何科技巨头对造车情有独钟了。

当然,造车与造手机不同,科技巨头们造车面临的问题也不少。

首先,造车是一项极其烧钱的事业,前期还要经过地狱般的产能爬坡,无时无刻都在检验企业的资金能力,所以巨头们极有可能会选择与传统车企合作的原因,当然具体是造整车还是提供车联网解决方案就看企业各自的想法了。

其次,传统车企也在积极转型布局新能源,造车新势力竞赛之后脱颖而出的蔚来、小鹏、理想这三个品牌已经经营多年,现在主流科技企业也相继投身新能源汽车,这一赛道已经变得异常拥挤。

所以,智能汽车的未来究竟如何,我们且拭目以待吧!

【免责声明】 自媒体用户发布在亚太财经网评论发表的所有信息、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策投资行为并承担全部风险。任何用户私加自媒体用户发布的联系方式由此带来的损失都由用户自行承担。
登录发布

登录可以发布您的资讯
没有账号,请点击注册

Copyright 2024-2040 yzforex.com
上海炯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沪ICP备18016373号-1
申请订阅
关于我们 信息合作 法律声明 加入我们 征稿启事 联系我们 风险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