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中心

农贸市场升级改造后,可媲美新零售玩家!

金者

· 4162次阅读 · 2021-03-09
2月25日,有报道称,永辉旗下超级物种将关闭全国除福州外的所有店铺,具体关闭时间暂未确定。不过,永辉超市官方马上否认了上述说法并回应称,超级物种的部分闭店属于正常的业态调整。

  

  自2018年年底被永辉“剥离”出上司公司体系后,超级物种就一直低调行事,然而,近日有媒体曝出“超级物种全国关店”的消息,再次将其推至聚光灯下。尽管永辉官方将超级物种部分门店关闭归结为业态调整,但超级物种的没落已经是不争的事实。

  01.超级物种的发展

  首先来看看超级物种自2017年1月1日诞生以来的发展历程。

  2017年1月

  永辉超市控股的子公司永辉云创正式推出了“超级物种”,其运营模式为“高端超市+食材餐饮+永辉生活APP”的三维一体零售模式,当时业界普遍视为是盒马鲜生的直接竞争对手。

  2017年5月

  超级物种推出第二代门店,新增了“择物工坊”和“超级外卖”两大业务,通过永辉APP将线下消费者引流至线上,实现线上业绩的释放。

  2017年8月

  推出24小时营业制店面,福州省政府店新开的超级物种店,首次实行24小时营业,以期培养更多固定客群的长期消费行为。

  2018年6月

  超级物种以广州漫广场店为试点,开启“智慧零售+无人机配送“模式的积极探索,此店还是全国首家无人机配送示范门店。

  2019年7月

  超级物种关闭了其上海首家门店五角场万达店,9月又首次关闭了北京门店中骏·世界城店,到2021年1月,其杭州门店已全部关闭。

  2021年3月

  从永辉生活APP上查询得知,目前,超级物种在全国6个城市拥有24家门店,其中福州6家、深圳5家、重庆4家、南京4家、上海3家、北京2家。

  超级物种不断的投入与创新,吸引了不少消费者的眼球,但对实实在在的经营数据,消费者似乎不给力,没有给超级物种的盈利带来多大帮助。

  

  据公开数据可以看到,2017年整年永辉云创的净亏损2.67亿元,而2019年亏损近13亿。三年时间里,亏损近25亿,似乎与永辉超市的预期目标有非常大的距离。

  2018年12月4日,超级物种从永辉超市系统中剥离出来,也就是一时被外界炒得热闹的“兄弟分家”,近日又出现关店潮,为什么同被视为新零售代表的盒马混得风声水起,而超级物种则那么难盈利呢,最后落得如此境地呢?

  02.超级物种出现的问题

  1.定位不断改动

  “超市+餐饮+APP”——“食材+到家”

  超级物种的定位从一开始就有其局限性。

  超市和餐饮业态结合,目标受众为中高端群体,这其中有两个问题。一是国内大中城市的一些较大的超市或商场,周边都有餐饮企业,无需与之竞争。二是大超市往往有熟食自营业务摊位,长期以来消费口碑比较差,超级物种这样的“超市+自营餐饮”业态难以扭转消费者的印象,难免受到牵连。

  当然,瞄准高端客群,还要看顾客愿不愿意在超市里面吃饭。超级物种的东西价格相对都偏高,同等价位完全可以去环境更好的地方用餐,餐厅不比超市香吗?

  天有不测风云。谁也没有想到2020年突如其来的疫情让到家业务成为了主流的同时,还加速了传统超市数字化转型的步伐。

  2020年,永辉从从云创手中收回了超级物种,并借此进入到家业务,虽然从最开始的“餐饮”到后来的“餐饮+到家”,没有给消费者一个明确的标签。而同在一个跑道的盒马,“到家”业务却深入人心。

  2.经营成本过高

  “高调经营”——“年年亏损”

  从形式上来看,超级物种就是将餐饮门店搬到超市里面,让消费者在购物的同时,能够在超市里享受美食。

  在餐饮区之外,还要在超市内另外设置桌椅,方便顾客堂食,这也意味着要舍弃一部分区域,少摆放一些货品,从而会降低超市整体的坪效。且超市的就餐场景适合快餐消费,超级物种餐饮区面积过大,不仅挤压了商品品类数量,还导致除了就餐时间外坪效较低。

  超级物种内的副食、酒水、日用百货均为进口商品,蔬菜水果区域占比较少,同时还包括大海鲜的高成本,门店定位更侧重中高端消费。但值得注意的是,超级物种的店周围拥有多家餐饮、糕点门店如麦当劳、呷哺呷哺、满记甜品、好利来等,为超市带来了一定的入店客流,却也在一定程度上夺走了超级物种餐饮业态的吸引力,这也导致餐饮区在销售上面临瓶颈,难以为超市的整体盈利添彩。

  

  超市+餐饮是很不错的模式,如盒马和香港的CityShop做得比较成功,虽上述两者的面积也很大,即使砍掉餐饮区,也有足够的空间承载丰富的产品种类,而永辉超市则是砍掉挣钱的货架,将空间给了不挣钱的餐饮,这样很难实现单店盈利。

  超级物种门店的扩张,持续引入高端管理、技术、经营人才,数据显示增加的薪酬成本,两年时间不到,共计提了3.58亿元,作为股权激励费用,数额巨大。

  3.外部竞争激烈

  “社区生鲜” + “生鲜到家” 的围攻

  值得注意的是,现如今,小而全的社区生鲜店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渗透到每个角落,加之生鲜电商的满血复活,对传统大型超市形成新一轮的围剿,大型超市所面临的挑战也随之而来。

  文志宏曾公开表示,对于大型的连锁超市来讲,应该顺势而为布局社区生鲜店,拉近跟消费者的距离,否则将会被竞争对手所围堵。另外,从根本上来讲,需要对整个超市的业态进行重新定位和改造,在整个的商品和服务的组合上面,更需要有体验感。

  “超市+餐饮”行业玩家越来越多,“老玩家”压力倍增,进而从多方面求变,如盒马推出多个业态,小至社区店大至购物中心,均有涉及,超级物种进行了不少新尝试,包括推出机场店、购物中心大店等。

  2020年,超级物种在北京、上海、福州落地生鲜集市,该业态十分“接地气”,门店选址靠近社区,店内设有菜、肉、鱼等单独柜台,类似菜市场。

  这也是自2003年“农改超”提出后之后,超市与农贸市场之间的戏剧性反转,超市改造贴近农贸市场形态。为什么会有这番颠覆性的转变呢?

  03. 农贸市场的天然优势

  1.定位明确清晰

  “以农产品贸易为重”

  农贸市场定位十分明确,以农产品贸易为重,辅以其它便民业态。

  农贸市场以肉菜销售为主,蔬菜、肉类、水产是其主要经营类目,这与其它生鲜店所销售的食材非常雷同,但是人们对味蕾享受的追求是与生俱来的,老百姓对某些食材的品类或品质的特殊要求,只有农贸市场才能买到,例如海鲜等,甚至有些顾客只在常年购买的熟悉的商户或市场经营户里进行采购。

  农贸市场相比于超市和社区生鲜店,其还有明显优势在于“多而全,且可货比三家”。超市、生鲜店大都面积较小,所陈列的生鲜有限,品类有限,且同类商品只有一种,消费者只能选择买或不买,而在农贸市场中,消费者可以货比三家,选择更为新鲜,更为优惠,性价比最高的产品,消费者自主选择权更大。

  

  农贸市场可以结合的业态也更加接地气,更加便民。农贸市场可以与政务合作,达成“最多跑一次”政务服务;也可以结合在生活中频率更高更为基础的便民服务,例如时尚快剪、钥匙配备、洗衣家政等服务,这些不起眼的便民可是解居民生活中燃眉之急的利器,更加贴近生活,受众范围更广。

  2. 消费者基数大

  “以中老年群体为主”

  当下,买菜做饭的主要人群是中老年人群,而这部分人群对农贸市场的心理接受程度更高。

  老年人属于菜市场的高粘度消费群体,购买频率高,单价低。中青年人属于灵活消费群体,而在日常的周内,超市、社区便利店和生鲜电商是菜市场的替代品,周末节假日则会选择农贸市场大量采购。(年轻人对生鲜的需求较低,因为愿意自己做饭的未婚年轻人较少。根据90后的消费特征,点餐或外出就餐已经成为年轻人的主流。)

  

  农贸市场迎合了当下消费结构的这种热潮,可以抓住老年人作为高度黏性群体,作为中青年采购、囤食材的场所,不同年龄层次的消费者都可以从农贸市场中满足自己的需求,是在当下浮躁的生活气中最为实在的烟火气。

  此外,与大家想象不同的是,农贸市场消费消费数据表明,来农贸市场的并不全是中老年人,这里也有很多年轻人的身影,尤其是在周末节假日等,年轻人消费量明显增多。有些人还带着孩子,一家三代一起逛菜市场。

  这部分客群平均一周去一两次农贸市场,一次采购好一周所需的大量食材,而日常急需的、小分量的食材才会选择社区生鲜店进行补充,农贸市场依旧是主要的生鲜消费场所。

  3.历史文化基因

  “线下社交属性深入人心”

  菜市场在中国发展多年,社交属性明显,尤其是相比于新兴的超市餐饮等业态,更加明显。

  有人说,到一个城市旅游,必须要去两个地方,一个是博物馆,另一个是菜市场。博物馆承载的是一个城市的历史文化,菜场承载的则是一个城市的生活底色。在菜场里,你既可以看到当地的时令菜式,也能听到本地人的家长里短,这一幅幅鲜活的图画构成了菜场最为独特的线下社交属性。

  

  从“卖菜的”到“菜贩子”再到市场经营户,从菜摊到菜场再到农贸市场,作为广大市民最经常的生活消费场所,如今的农贸市场已经成为展示城市文明形象的重要窗口,更是一座城市最“接地气”和富含人情味的地方。

  商贩们的叫卖声此起彼伏,人们拉着各种小推车在菜摊前挑选商品,时不时地还能碰到街坊邻居打个招呼。这里的烟火气最为浓烈。

  从超级物种的起起落落也许可以窥探一番新零售的发展,目前新零售还处于发展探索阶段,模式不够成熟。而农贸市场在中国上千年的发展中,已经扎根于每个中国的人的内心深处,不起眼却不得动摇。

  日头正好,阳光和煦,微风不燥,我喜欢春暖花开的春天,更喜欢春天里那袅袅烟火气的菜市场,它和那春天一样,生机勃勃。

【免责声明】 自媒体用户发布在亚太财经网评论发表的所有信息、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策投资行为并承担全部风险。任何用户私加自媒体用户发布的联系方式由此带来的损失都由用户自行承担。
登录发布

登录可以发布您的资讯
没有账号,请点击注册

Copyright 2024-2040 yzforex.com
上海炯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沪ICP备18016373号-1
申请订阅
关于我们 信息合作 法律声明 加入我们 征稿启事 联系我们 风险提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