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服中心

重磅!9月新增贷款2.47万亿 信用扩张大提速 M2也持续两位数增长 来看详细解读

汇者

· 655次阅读 · 2022-10-12
  10月11日,人民银行发布最新的金融和社会融资数据显示,前三季度我国新增信贷、社融规模可观,9月份新增信贷、社融规模超预期上升。9月新增人民币贷款2.47万亿元,同比多增8108亿元;9月社融增量为3.5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6245亿元。

  9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达262.66万亿元,同比增长12.1%,比上年同期高3.8个百分点,意味着M2已连续6个月保持两位数增速。

  专家指出,9月金融数据的超预期增长既有政策推动的外生因素,也有经济运行动能逐步修复的内在原因。随着四季度稳经济各项政策将落实见效,基建、制造业、房地产等领域的信用扩张有望对四季度信贷和社融增速继续形成有力支撑,有助于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当前时间窗口也要求继续加大宏观调控力度,货币政策可以考虑进一步引导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等举措。

  政策效能显现,9月信贷结构显著改善

  继8月数据有所回暖后,9月份新增信贷和社融增量均出现超预期回升。其中,9月新增人民币贷款同比多增8108亿元,显著高于8月份的390亿元;社融增量由8月份的同比少增转为同比多增6245亿元。今年前三季度,人民币贷款与社融增量分别累计同比多增1.36万亿元和3.01万亿元。

  光大证券首席固定收益分析师张旭表示,9月份金融数据转好,是近期多项政策形成合力的综合体现。同时,随着经济运行动能的修复,正常的融资需求也得到相应恢复。

  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指出,9月居民贷款新增规模较上月继续增加1923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3038亿元,在上月增长基础上继续改善,表明居民消费信心持续恢复。同时,在降息、减税和房地产市场供需两端政策进一步加码下,市场信心逐步修复,房地产销售边际改善,提振居民按揭贷款需求,居民中长期贷款增加3456亿元,为三季度以来最高水平。

  9月企(事)业单位贷款实现大幅增加1.92万亿元,维持在高位,同比大幅增加9370亿元。仲量联行大中华区首席经济学家兼研究部总监庞溟指出,企业贷款的增加主要是8、9月间6000亿元政策性金融工具基本完成投放,在支持国家重点基础设施项目、通过稳投资以稳增长之余,也拉动了企业中长期贷款增长。

  温彬也表示,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不断加码、引导加大制造业中长期贷款投放和创设设备更新改造专项再贷款等拉动下,9月企业中长期贷款大幅增加近1.35万亿元,成为信贷增长重要支撑。值得注意的是,9月票据融资同比减少827亿元,为今年以来首次出现负增长,信贷结构显著改善。

  贷款接力政府债券支撑社融增量

  9月份,社融增量同样实现超预期增长。数据显示,9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3.53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6245亿元。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分项来看,投向实体经济的人民币贷款同比大增约8000亿,同时,委托贷款和信托贷款两项表外融资也对当月社融同比增量产生较大正向贡献。

  温彬指出,在政策性开发性金融工具发力下,9月新增委托贷款增加1500多亿元,维持在较高水平。

  而9月政府债券融资同比则继续大幅少增。王青表示,政府债券融资的同比少增或与5000多亿元专项债结存限额在9月尚未全面开闸发行有关。在实体经济信贷支持政策不断加码、贷款利率持续下行助力下,贷款已经接力政府债券成为推动宽信用的主引擎。

  数据也显示,前三季度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占同期社会融资规模的64.4%;政府债券占比21.3%。

  宽信用望加速落地,宏观调控还需加力

  9月末,M2、社会融资规模存量、贷款余额同比增速继续保持在10%以上。7-9月期间,M2同比增速分别达到12%、12.2%、12.1%,持续保持两位数增速,反映出金融对实体经济保持较大支持力度,货币政策效能不断显现。

  另一方面,9月狭义货币(M1)同比增长6.4%,增速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高0.3个和2.7个百分点,反映出企业经营和投资活动有所修复。9月份,M1与M2增速差距也有所减小。

  庞溟表示,未来宏观经济加快复苏、房地产行业经济景气度改善,有利于宽信用落地、社融增速加速回升、呵护弱修复,保持货币信贷平稳适度增长,支持稳经济稳增长。

  日前,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委员会第三季度例会指出,接下来要强化跨周期和逆周期调节,加大稳健货币政策实施力度,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主动应对,攻坚克难,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持,着力稳就业和稳物价,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张旭表示, 当前宏观调控的大目标也是明确的,即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力争实现最好结果。因此,在当前时间窗口,宏观调控部门必然会继续发挥政策的组合效应,扩大有效需求,着力稳就业稳物价稳预期,积极保障和改善民生。下一阶段,仍有不少政策工具可以运用,例如引导LPR再度下行、降低存款准备金率等。
【免责声明】 自媒体用户发布在亚太财经网评论发表的所有信息、言论等仅代表个人观点,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策投资行为并承担全部风险。任何用户私加自媒体用户发布的联系方式由此带来的损失都由用户自行承担。
登录发布

登录可以发布您的资讯
没有账号,请点击注册

Copyright 2024-2040 yzforex.com
上海炯杰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沪ICP备18016373号-1
申请订阅
关于我们 信息合作 法律声明 加入我们 征稿启事 联系我们 风险提示